如何识别苋菜白锈病

更新于:2021-11-16 01:30:44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一、苋菜发生白锈病的原因1、田间存在病原苋菜白锈病是由苋菜白锈菌侵染引起的卵菌性病害。这种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它们喜欢埋生于寄宿主的表皮下生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染

一、苋菜发生白锈病的原因

1、田间存在病原

苋菜白锈病是由苋菜白锈菌侵染引起的卵菌性病害。这种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它们喜欢埋生于寄宿主的表皮下生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染病的叶片逐渐隆起,其实是病菌在叶片的表皮下面进行繁殖。

病菌的生存能力极为顽强,在北方可以以卵孢子的形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粪肥中存活2年以上;在南方可以以孢子囊的形态直接越冬和侵染,因此田间的病株残体或未腐烂成熟的有机肥是病菌的主要来源,南方地区上一年发病严重的田间,来年仍有可能感染白锈病。

同其它侵染性病菌一样,白锈病的病原也喜欢危害生长弱势的植株,所以在栽培的过程中肥水供应不足或栽培过程中偏施氮肥而形成的弱苗,其抗病能力较弱相对其它壮苗较容易受到白锈病的侵染。

2、温湿度条件适宜

病菌生殖和侵染时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但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当春季温度回升至10摄氏度时,就达到了其越冬卵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这个时期只要水湿条件充足,病菌即可萌发大量的孢子梗对苋菜展开侵染,因此在苋菜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可见染病的情况。

从以往的种植经验来看,在地势低洼的地段栽培苋菜,或栽培苋菜的密度过大,由于田间的通风情况差容易形成湿度较高的环境,苋菜锈病较为容易发生和严重。当苋菜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连续阴雨的天气,田间湿度迅速增大,苋菜白锈病的发生也较为容易和严重。

3、侵染方式多样化

病菌有3种形态分别是卵孢子、孢子囊、芽管,其中卵孢子可寄宿在病株残体或肥料中越冬,等到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可萌发孢子囊或生成牙管侵染苋菜;其中的孢子囊在温暖的南方可直接以孢子囊的形态越冬,等田间栽培苋菜时可直接侵染。

孢子囊是病菌主要的侵染方式,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们可借助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是病害蔓延的主要途径,也是向相邻田间进行远程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田间发现有染病的叶片时,应当及时的摘除带离田间。

二、如何识别苋菜白锈病

苋菜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嫩茎也能受害。虽然白锈病发生后较为容易识别,但仍需要考虑往年病史和询问相邻种植户发病情况和考察田间湿度和降雨情况,找到发病的原因后才能采取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控制当前病情和避免来年发生病害。

1、通过症状特征进行识别

叶片发病初期一般长有不规则的褪色斑块,观察叶片背面可见圆形至不定形白色疱装孢子堆,这些孢子堆成熟后从顶部致寄主表皮破裂,散露出白色粉末状物,即苋菜白锈病菌的孢子囊。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颜色的苋菜叶片病斑和疱斑的颜色有显著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