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以前家里吃肉是“凭票供应”的,所以一年难得吃上几次肉。一次年根的时候,父亲从四川出差回来,背回来一大块肉。说是叫“高畜肉”!
当时家里没有高压锅,这个肉炖了能有三、四个小时。但是吃起来还是咬不动,而且肉丝极粗、闻着腥膻难闻,在不长吃肉的年代,这个肉都难以下咽!基本都囫囵个的吞了,而且吃多了不好消化,肚子涨的痛。这个肉就是——牦牛肉。
牦牛肉真的好吃么?近几年去九寨沟旅游时,也吃到过当地的特产“牦牛肉”,还买过牦牛肉的牛肉干。总体给我的感觉,牦牛肉的味道与我们常吃的牛肉,味道相去甚远。我觉得可能是这几种原因:
牦牛本身做为“高原之舟”,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不具备食用性。也就是说:“牦牛肉不是肉食的”。而是做为劳动生产工具存在的。这个就像农村耕地的老黄牛一样,味道自然不够好。大家都听说过有“千斤猪没有千斤牛”的说法。不过千斤的牛,牛肉才好吃。但是牦牛的重量好像不止千斤,而且比一般肉食性牛的生长年限长。味道上自然要差不少。
牦牛的生长环境相对于其它品种的牛“恶劣”,自然要经受很多的“风吹雨打”。导致牦牛的肉质粗糙、口感差、味道腥膻。这个也可能是牦牛肉质不够美味的原因。其实给我的感觉,虽然很多人宣传牦牛肉的绿色、生态、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但是我觉得这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尝鲜、尝异的心理。牦牛肉属实不够好吃,不过胜在“高原之舟”的名号上!如果做为肉食牛来饲养,基本属于被淘汰的品种。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