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没粮食的时候,就是“饥不择食”。比如观音土,动物可吃,人也可以吃。只不过,不好吃,吃了难受,而且还是没的选,是不得不吃。
现在的人,有时兴吃野菜的。野菜在丰富的调料和精心的制作下,也会另有一番风味。但是,这不是去体验以前的困苦,而是提醒自己知道,这些,也可以吃。
物质的丰富,人也会有不满足。现在的人知道,挥霍无度,是愚昧的表现。人有物质的基础,不会仅限于此,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涉猎,能够更有生存的基础。
古有:穷则独善其身。穷,可选择性少,只能顾自己。达则兼济天下。达,可选择性增多,可以兼顾他人。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所有的可选择性都可以包括。因此也有了学成后报效国家,有学问者能够答疑解困。等等。
可选择,是人能够自主的表现。当饥不果腹时,是人最困难的时候,直接影响到生存。没有可选性,有口吃的已经是了不起了,是能够活下去的唯一选择,可见其困。
还好,困苦的日子成了过去。现代人,也有艰苦,只不过,相比以前,应该有比以前更多的可选择,这,就是财富。对待财富,用现代人的话就是,珍惜已经拥有的,立足于此,自会有拼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