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症状?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第六版
1.发热、咳嗽
发热、咳嗽,大约80-90%的感染者会出现这两个症状。
2.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
3.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通俗讲就是表现为呼吸不过来,感觉自己快要憋死了,不仅重症的人有这种表现,很多轻症的人病情变化也可以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如何定义病情危重?
指南也指出了重症肺炎的标准,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属于重型:
1.出现气促,RR≥30次/分;也就是指呼吸频率,正常人一分钟呼吸12-20次,一呼一吸算一次。如果一分钟>30次,就是气促,人体缺氧,更加要增加呼吸的频率来吸入更多的氧气,所以就会呼吸频率增加。
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住过院的人都知道,自己手指上会夹着一个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如果数据显示≤93%,那就是饱和度降低,一般正常会>98%。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这需要抽血测量。
4.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 > 50%者按重型管理。
如果复查了CT,发现1-2天内,肺部的炎症增加>50%。那也算是重型了。
危重型比重型的情形还要重,标准是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了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
2.出现休克,休克昏迷,血容量减低。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以上重型和危重型都有指南的标准,要准确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分期,才能做好必要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