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每位女性的月经周期有自己的规律性,但一般提前或推后不超过一周以上,在21~35天范围内,都属于正常。
一、什么是月经
月经,在我国古代称为“月信”、“月事”、“月水”,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有规律、周期性的出血。
“月”是指“月月如期”;“经”指的是“经常不变”。
月经受到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激素的调节。
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逐渐成熟,卵泡发育,青春期约有30万个卵泡。
每个月有一批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内膜增厚,腺体增多。一般每月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完全发育成熟。
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发育成熟的卵泡排出卵子,一般一次仅排一个。女性的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临近排卵前,雄激素升高,女性受到雄激素的刺激作用,性欲提高,此时同房精子、卵子相遇,成功受孕的可能性大。
排卵后,卵子被吸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壶腹部等待精子的到来。而排出卵子的卵泡则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变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孕激素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如果排出的卵子在24小时内没有遇见精子,就伤心欲绝,慢慢死去。

2、月经异常的原因。
月经异常的原因非常多, 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排卵障碍性疾病。其中排卵障碍性疾病最为常见, 约占50%。
排卵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又是非常脆弱的,既可以由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等引起;又可因内外环境的刺激,如劳累、应激、流产、手术等引起短暂阶段的无排卵。
△精神过度紧张。
如果女性的精神过度紧张,抑郁、生气或是遭遇重大事件,环境改变,承受较大压力及精神打击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可能致使月经规律发生变化,如月经的提前来潮,或者经血量的变化等。
尤其是在青春期和围绝经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月经紊乱。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吸烟、过度劳累等,饮食不节,过于节食或暴饮暴食等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导致女性月经紊乱。
三、如何预防月经异常
1、保持心情精神轻松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不必过分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态。
良好的情绪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调整内分泌,是身体健康、月经正常的基础。

2、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锻炼身体,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维持卵巢的功能。
3、饮食、睡眠规律。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油炸、烧烤等菜肴。
食谱多样化,避免油腻,选择鱼、脱脂牛奶和蔬菜水果等。
可适当吃些核桃、花生、松子、腰果等补脑食物,每星期喝2—3次豆浆,补充体内的雌激素。
要规律睡眠,防止熬夜及过劳。